瀏覽:9537次 【字體: 大 中 小】
發(fā)布時間:2012/06/14
漿水面是永靖人民愛吃的一種傳統(tǒng)面食。人們經(jīng)過長期的實踐,證明漿水有三大特點:一是能解除疲勞。“辛勤勞作一整天,回家吃頓漿水面,疲勞困倦當下散。”這句順口溜確切地說明這點。二是它能生津順氣,開胃進食,清熱解毒。三是制作簡單方便,經(jīng)濟實惠。所以,永靖城鄉(xiāng)家家都會做漿水面。制作漿水的方法是:先準備好一只壇子,舀一碗現(xiàn)成的漿水倒入其中做酵子用,再把新鮮芹菜、紫菜苜蓿、白菜等(山區(qū)則多采挖苦苣菜)中雜物摘凈,切碎冼凈,加水煮熟后,舀少許面水,稍晾一會兒倒進壇子里,攪勻了把蓋封好(冬天用棉被捂住,放在爐旁或熱炕上,夏天就不必了),三天后啟開壇蓋,漿水就算做成了。漿水即可做飯,又可充當飲料,是極好的夏令食品,具有清熱敗火,利腸潤肺功能。相傳一位流寓在外的隴上游子,曾寫詩云:“少小之餐未易忘,每思家饌幾回腸。千秋早有酸蒲苴,萬戶今留苣菜香。痛飲田頭消署氣,深藏廚下備年荒。農(nóng)家茅舍酬親友,漿水面條味最長。”漿水面的吃法有多種多樣,可用清油將蔥末炒成蔥花,然后調(diào)入漿滾沸,象澆臊子一樣拌面吃,其味清淡適宜,也可把漿水直接調(diào)入鍋中,做成“一鍋面”吃。如果吃了象“羊肉手抓”之類油膩食物之后享用漿水面,味道更棒,真正是“金不換的漿水面”。